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安徽公考申论范文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安徽公考申论范文(一)

  古语有云,“天下之之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民为本制定政策是现代政府必须的职责。然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能仅仅以民众意愿的满足为一切准则,好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政策就如同土壤,肥沃之土可以滋养万木,贫瘠之地则寸草不生。因而,政府应培好政策沃土,涵养公民理性德性。

  国家政策的制定不仅担负满足民众需求、解决民生问题之责,更应承担引领未来发展、涵养民众理性德性之任。1977恢复高考的重大政策,重新唤醒深藏的求知渴望,奏响了中华民族复兴前奏曲;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引发健身热潮,不仅提高了民众身体素质,而且让“好身体”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13年各地政府大力推进绿色自行车工程,不仅切实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客观上减少了私家车使用,更逐渐培育群众绿色环保的理念,形成良好社会环保氛围;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遍地开花,不仅实现了中国家庭生儿育女的美好愿望,而且将慢慢改变目前不合理的人口格局,更会逐渐破除独生子女性格弊端提升人口素养……好的政策已经很多,但是如何更好地培育政策沃土来促进公民理性思考、提升公民自我修养还需要继续探索。

  培好政策沃土,涵养公民理性德性,政府需要听民意。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不能察民之疾苦,如何能让政策为民理解,又如何保障落实到位,更何谈涵养公民德性?某市政府自2014年起斥巨资修建地上轻轨,2015年方竣工,耗资巨大、耗时颇长,完工后发现根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只是形象好看而已,惹得民意沸腾,而真正关乎民众需求的相关领域却无人问津:圈地一年工程无人开展,地面凹凸不平无人管辖,连基本的交通拥堵地方政府都毫无办法……长此以往,公民只有怨声载道,何来德性的涵养?问计于民听民意,问需于民保民生。政府应充分体察民情、听取民意,大小政策都应以民为本,方能得到民众支持,获得真正的效果。

  培好政策沃土,涵养公民理性德性,政府需要勤修正。任何政策的出台到落实到出成果都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便制定之初经过全面考证、科学设计以及精确推行,过程中也难免会旁逸斜出,因而,要使得政策合乎时代发展、合乎民众需求,政府不能抱着一劳永逸的心态,要努力加强与民众沟通,听取民众反馈,勤于修正方能获得真正成功。2015年国家真正全面放开二孩,此项政策便是由双独二孩、单独二孩等政策逐渐演化而来,从最初的设计到实践过程中问题的暴露与解决,到真正最终符合民众需求,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尽管历史久远但效果极佳,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促进了民众的理性思考,民众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也能够切身参与理性的传扬,让人赞叹。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政策制定从来不易,好的政策的出台离不开筚路蓝缕的艰辛,更离不开听民意的为政之道和勤修正的勤勉之态。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用好心,培好政策的每一方沃土,真正涵养公民德性时不我待。

  2017安徽公考申论范文(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

  古语有云:“内外兼修,方得风清器正”,言外之意就是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要内外兼修。当前我国的中国制造水平不高、产品低端、质量较差。无论是德国车冲击国产车市场,还是日本小商品引发国人抢购,亦或是瑞士表抢占了国内市场,都使得当前中国制造步履维艰。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内外兼修;要实现“中国智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必须内外合力。

  发展制造业要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制造业发展困境莫过于企业品牌建设问题。当下企业品牌建设问题颇多。知名品牌数量较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重点培育地方企业让地方品牌缺乏竞争力,这让品牌建设困难重重;品牌形象较低、存在质低价廉现象、国外品牌打压严重、国内同行竞价血拼、产品竞争非常残酷,这让品牌建设陷入困境;企业品牌意识低下、单纯依靠规模效应、存在同质化竞争、盲目抄袭模仿严重、缺乏品牌运作人才、品牌管理过于简单,这更让品牌建设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应该从打造优势品牌、淘汰落后产品、突出产品特色开始。

  发展制造业要强化企业精神。具体来说,强化企业精神需要“精字当头、专字为本、聚字为要”.首先,“精”字当头即重视产品质量、追求工艺极致、追求精益求精、鼓励技术提升、增加设备投入、注重自主研发、提高客户满意率;其次,“专”字为本即术业有专攻;再次,“聚”字为要即成立研发中心、引进高校人才。由此可见,强化企业精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精神努力为之。

  发展制造业要提倡工匠精神。不止一次地说过:“当下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在于工匠精神”,对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乱象简单言之即工匠精神缺失的问题,因为工匠精神缺失所以不重产品工艺、不求产品品质、无视产品口碑、忽略用户需求、割裂市场反馈……也正是因为这些难题让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故而要提高制造业水平、实现产业转型、摘掉“中国制造”的山寨帽子,必须从“工匠精神”开始。

  有鉴于此,发展中国制造必须扎扎实实干、步步为营干、循序渐进干。只有注重品牌建设、强化企业精神、倡导工匠精神、注重国际合作才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制造”实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全新景象。才能让“中国制造”“今胜于昨,明复胜于今”,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目标。

  2017安徽公考申论范文(三)

  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经过改革开放的艰苦奋斗, 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多方领域上不断前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 在我们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 中华文化发展也逐渐曝露出种种问题:对传统文化的不信奉, 片面化的“英语热”, 不对等的文化输出……面对日益凸显的文化缺失, 惊人的文化传播失衡, 我们不得不认清现状:只有加强文化修炼, 推动文化传播, 将文化修内功与走出去紧密结合, 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才能真正完成“大国崛起”之路。

  弘扬中华文化, 加强文化修炼是第一步。众所周知, ‘修内功’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离不开他的根源——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缺乏“故土”的文化是不可能走得远的。只有从国内基础文化建设开始, 建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自信心, 不自惭形秽, 不崇洋媚外, 才能使本国文化精神不迷失发展的方向。也只有这样的文化, 才能有吸引力, 影响力。

  弘扬中华文化, 推动文化传播是必由之路。一位文化官员无不感慨的说:“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 只出口电视机, 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 也就是不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 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中华文化绝不能只是“硬件加工厂”!2004年, 标榜“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的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 随着学院的不断 发展, 孔子学院很快受到了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汉语热”。设想, 如果能有千千万万座孔子学院向外传播, 那国外友人对中国的印象就绝不会只停留在长城、故宫等少数文化古迹上, 中国特色的电影也不会仅仅只是一年出口几十部的惨淡局面。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也必将受到更多的认同, 更深的理解, 更好的关注。

  弘扬中华文化, 必须将“修内功”与“走出去”紧密结合。所谓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这正是修内功与走出去相互促进, 取长补短的优良典型。中华文化绝不能固步自封, 只有走出去, 接受多元化思想的洗礼与考验, 才能茁壮成长。当然, 走出去也必须以中华文化为根基, 绝不能盲目崇洋媚外, 贬低自己, 迎合他人, 只有充满自信, 不卑不亢, 才能获得尊重, 取得进步。当然, 也只有两者相互促进, 才能使中华文化更加强壮, 更富有生命力!

  “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不仅仅是一种期许, 更是一种预见!可以坚信, 只要我们努力修炼文化内功, 推动文化走向世界, 将加强文化修炼与推动文化传播紧密结合, 相互促进, 中华文化定能再创辉煌, 中国的崛起, 定能登上新的高峰!


看过“2017安徽公考申论范文”

94545